本文經「機核網」授權轉載。
原始文章連結:「飛入尋常百姓家」-蛋白質解析、市民科學與《EVE》」 作者 靈鳥路人
「你一個人蹲那半天琢磨啥呢?」
「科學。」
人是鐵,魚是鋼,一天不摸怒得慌。
相信大部分人就算是在玩遊戲的時候,也不會一直都保持全神貫注。不管一個遊戲有多好玩,如果它需要你一天八個小時盯著屏幕一角不吃不喝不哭不笑不隨地大小便,體驗一般都會比較悲慘。而實際上比較諷刺的一點是,儘管道理大家都懂,目前不少「重型」遊戲要求的時間投入卻並沒有因此縮水多少。因此,如何在打遊戲的時候繼續摸魚就成了一個很急很關鍵的問題。
那麼,怎麼在摸魚打遊戲的時候繼續摸魚呢?對於很多EVE玩家來說,在刷怪蹲站的時候切出遊戲聊天吹B或者看看小電影已經是每天習以為常的活動了。不過現在,以腦洞精奇和屁股坐不住聞名於世的CCP又給他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時間消磨方案:Project Discovery(探索計畫)。
什麼是Project Discovery?
對EVE這款遊戲有所瞭解的朋友們可能知道,在最近的一系列官方劇情推動中,一群名為流浪者(Drifter)的神秘改造人在新伊甸搞了許多的大飛機。這幫傢伙不僅活活把一整個星系炸進了蟲洞,還跑去四大帝國之一的艾瑪帝國大玩無雙。你想想,腳男們埋頭撅屁股猛推ICC的時候,扭臉發現一幫頂著骷髏標的壯漢把奧杜爾給炸成了第二個達拉然,是不是非常驚悚。
如此彪悍的組織自然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星系爆炸事件的最大受害者EVE姐妹會(Sisters of EVE)就向克隆飛行員(玩家)們發出了援助請求,希望各方合力對流浪者留下的屍體殘骸進行生物分析,弄明白這群龍傲天到底是個什麼鬼來頭。玩家們可以通過幫助分析流浪者的生物組織圖譜來提供援助,而姐妹會則將提供相應的一些貨幣和道具獎勵。
嗯,他們介紹得這麼認真,我差點就TM信了……
實際上,「探索計畫」是CCP遊戲公司與人類蛋白質組圖譜項目(Human Protein Atlas project, HPA)開展的一次官方合作。這一項目主要依靠廣大玩家的廉價勞動力,幫助科學家們進行計算機難以處理的蛋白質分類工作——換句話來說,「探索計畫」應當被歸入「市民科學(citizen science)」的範疇裡面。
(整個合作項目組的成員,有關HPA的詳情可見:http://www.proteinatlas.org/)
CCP為這個項目專門開發了一款遊戲內置的小遊戲(這說法好微妙),玩家所要做的就是打開它,然後完成一些關卡。貨幣和點數獎勵將直接劃入玩家賬號中,而道具的兌換手續則和其他的海軍勢力裝備一樣,並不需要使用什麼新的支付體系。目前比較搶眼的獎勵是男女各一套的騷氣時裝,以及可以合法在警察巡邏區域通行的強效……嗯……「藥品」。
所以這幫貨是多喜歡嗑藥啊喂。
那麼,這東西要怎麼玩呢?
「探索計畫」在遊戲中的實際畫面
簡而言之,這就是個看圖說話的小遊戲。
「探索計畫」會給玩家提供一張圖和一些特徵類別,玩家需要在右側的分類中選擇左圖裡真正出現的一些特徵:如果他看見「綠色的絲」,就把「綠色的絲」這一特徵勾選起來,而不要去勾選「綠色的點狀體」。值得注意的是,預備的特徵庫裡有5類共27種不同的特徵,它們會在一張圖裡同時出現多個,因此真正面對各種千奇百怪的樣本時,還是挺有挑戰性的。
各種實際使用的樣本圖片
一次「正確」的分類選擇
在教程關卡中,HPA給出了幾張已經驗證完畢的樣本供玩家練習。而正式遊戲則將依據大部分玩家的選擇情況來判斷對錯,因此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可以偷窺。
每完成一張圖,玩家都能依據結果獲得一定的獎勵。任務獎勵是玩家裝 B 用的小遊戲任務等級、一些 isk(遊戲貨幣),以及可以購買服裝和強力增效劑的研發點數。
獎勵結果報告
給我一個浪費時間的理由?
首先,因為它科學
CCP一直是個對科學領域抱有迷之執念的公司。儘管他們的招牌遊戲《EVE》本身為了遊戲性犧牲了相當多的科學設定,但這群人還是會在每年的fanfest玩家活動上抓一些NASA等組織的專家來搞講座,吹一吹小行星採掘、太空軌道建設之類的東西,儘量營造一些Gay的科學氛圍。所以不難想像這群傢伙發現有正經科研組織找上門來的時候到底會樂成啥樣:Hardcore遊戲加上Hardcore研究,真是爽到。至於玩家——這坨東西你都已經吃了十幾年,現在才說其實並不喜歡這個調調什麼的,未免也太傲嬌了一點。
「 Science! / 」
——CCP Burger
或許有人知道Folding@home這個計畫:它通過大量參與者的計算機進行分佈式計算,研究蛋白質的摺疊、誤折、聚合及由此引起的相關疾病。在Folding項目中,參與者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聯網,然後打開軟件聽顯卡的慘叫聲。而HPA項目相較之下則更加悲傷一點:以目前的技術,計算機很難漂亮地完成它的圖像識別與分類任務,而人類蛋白質譜的規模卻已經大到了一個十分可怕的地步。僅僅依靠一群科學家一張一張慢慢分析,恐怕我們很難在富奸畫完《獵人X獵人》之前看到這項目有什麼進展了。
因此,玩家們很適合進行這種只需要少量規則學習就能開工的繁複任務。他們數量龐大、富有探索心,而且往往在參與的時候比一般人更加認真——實際上,經過一段時間的刷關,玩家們可以幾乎憑直覺做出非常不錯的成績來,並不需要擔心會不會因此發現自己其實是個弱智。帶薪摸魚還能給人類的醫學事業做貢獻,何樂而不為呢。
飯後一局和一個半世紀
閒人真的是一種很可怕的生物。
今年1月,CCP在EVE的測試用服務器「sisi」上部署了這款內置小遊戲。截至第一個週末,玩家們就已經完成了22000多次分類,並且表示很爽,再大力點,不要停——連CCP自己都不敢相信這狀況,要知道測試服那才多少人吶。按照以往的平均在線人數來算,幾乎人人都參與了這項計畫,哪怕是正式功能改版也沒見他們這麼熱情過。
於是不信諧的CCP在3月份正式實裝了這項內容,第一天就收穫了463936份答案……一共14500張待測樣本達到辨識要求(由於沒有標準答案,每張圖都需要有一定數量的人去回答,並且答案分佈滿足一定的離散程度才算過關),這是合作組原本預計要好幾週時間才能達成的數量。僅僅3周,玩家們的四百多萬次分類直接吃空了第一輪樣本庫,這是他們估計2~3個月才能用完的儲備量。此外,借助一些測試機制,大家還順便幫助HPA辨識出了一大坨特徵庫以外的新類型。
……你們在暴走些什麼啦!
「探索計畫」實裝後24小時內的玩家排行榜前三
到今年4月的fanfest活動開始為止,新伊甸的飛行員們已經幫助科學家進行了7,894,528次分類,為這一項目投入了18,236,360分鐘的遊戲時間——換句話說,整整34.7年不眠不休的分類工作——如果按照科學家的標準工作時間來計算,「探索計畫」已經為HPA項目貢獻了163個工作年的龐大勞力。
這是真真正正的世紀工程。
市民科學與未來
早在「探索計畫」開始之初,合作的雙方就已經認定它只不過是某個史詩級偉業的開端。而種種跡象表明,他們的期望並沒有落空,而這些人也沒有打算就此止步。為此,一項更為龐大的工程開始了:MMOS——大型多人在線科學計畫(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Science)。
有關MMOS詳情可見:http://mmos.ch/
總體而言,MMOS的宗旨和「探索計畫」差不多,都是依靠玩家的能動性幫助進行科學研究。在「探索計畫」取得驚人成就之後,市民科學的推崇者們開始發現,玩家群體不僅完全滿足他們「足夠有能力」的門檻要求,甚至還更為優秀一些。和過去在現實中的一些計畫參與者相比,EVE玩家們表現得非常嚴謹可靠。因此,MMOS項目開始嘗試尋找更多的機會,開展更多讓玩家參與其中的科研合作項目。
「探索計畫」玩家貢獻度與平均得分的分佈,這一結構比許多現實中的市民科學項目還要健康。
「玩」一直是遊戲亙古不變的主題。但是怎樣才算是玩,怎麼玩才算有意思,恐怕還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覆來。
對於遊戲開發者來說,能夠找到玩家的價值標準,投其所好,自然是一件對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探索計畫」能夠吸引如此之大的熱情,和CCP一直向玩家們推崇的「科學至大」理念不無關係。合作遊戲不僅給大家找到了更多的樂子,也讓實際運作的科學社區有機會和感興趣的大眾群體有了建立對話的契機。
從更加「公民」一點的角度來看,自願參與,共享價值,互利互惠——這樣的故事實在是美好得有些像是活在科幻界的黃金時代。在後啟示錄和反烏托邦主題大行其道的今天,突然用這樣一種積極的語調來宣揚遊戲主題——尤其還是在EVE這種十足無法無天的遊戲裡——不得不說是非常返璞歸真的一步。
日行一善,為己為人。也許大家繞了這麼多圈子,最後追尋的依然還是這頗有些老套的一小句話罷了。
—
吹著魔笛的浮士德
遊戲產業觀察評論家、9 級 Google 嚮導美食探店者、親子成長的初心者
合作信箱:gameqbfaust@gmail.com
追蹤 Instagram:https://lihi3.cc/vlzV5
↓追蹤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