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唯一連續運營 20 餘年的網路遊戲,還有什麼人在玩?

Photo of author

By 吹著魔笛的浮士德

590accda1197e

《萬王之王(GKK)》是我遊戲人生中的第一款圖形化線上遊戲,當時因為英文不好,所以放棄了 Ultima Online 以及 EQ,在店裡向媽媽吵著要買《萬王之王》回家;這片光碟現在還躺在老家的抽屜裡捨不得丟掉。

多年後才知道原來它的前身是 MUD 遊戲《萬王之王(KK)》。

1996年,原在東方故事擔任巫師的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研究生 Ruby (網名)、Onyx (網名),以 ES2 mudlib 釋出的程式碼為基礎,開設了一個學術實驗性質濃厚的 LPMUD:萬王之王,主要目的在於測試 Onyx 碩士論文所研究的「高效能分散式系統」。藉由進一步的改善 LPMUD 與 ES2 mudlib 的程式技術,將 LPMUD 的效能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維基百科

MUD 版《萬王之王》誕生於 1996 年,迄今仍在營運中,同年,中國也誕生了第一款 MUD 遊戲《北大俠客行》。

這兩款作品已營運二十餘年,其箇中魅力何在,現今還在玩 MUD 的玩家都是誰?

以下為「觸樂」的《北大俠客行》專題文章,帶讀者們一窺 MUD 類型遊戲在中國市場的現況。

中國唯一連續運營 20 餘年的網路遊戲,還有什麼人在玩?

Faust
本文經「觸樂」授權轉載,在此僅做簡繁轉換,修正部份用詞。
– 原始文章連結:「中國唯一連續運營20餘年的網絡遊戲,還有什麼人在玩?
– 作者:無頭小仔

從1996年起延續至今的《北大俠客行》如今依然保有一群活躍玩家,這個在大多數玩家眼中應該早已被時代所淘汰的「文字MUD」在2017年依然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不同的玩家。

由此上溯20年,1996,那是個「電腦」還被廣泛稱為「計算機」,很多人可能還只在電視和書籍中見過它的年代。

同樣是在1996年,中國互聯網剛剛邁出科研機構與院校的大門,開始向普通用戶的家庭之中發展。據統計,當年全國接入互聯網的用戶不過兩萬餘戶,而使用的網路則是網速僅有56K的撥號連接。

也是在這一年,中國第一款網路遊戲誕生了,這款遊戲沒有畫面,只有滿屏的文字,沒有所見即所得的用戶界面,一切操作依賴用戶輸入指令,這款遊戲是如今MMORPG的濫觴,卻也是時代的眼淚。

很多人聽過它的名字——MUD(Multiple User Dimension),曾經大名鼎鼎的「網路泥巴」,也知道它是利用文字來描述場景與人物動作的遠古網遊,很多人認為它在2000年後被當時還稱「圖形MUD」的MMORPG徹底擊敗退出了時代舞台,但實際上,MUD以其獨特的魅力幾乎無中斷的走過了20年曆程,至今還憑藉其「文字遊戲」的獨有優勢維持著生命力。

MUD到底是怎樣的遊戲?如今的MUD和網遊相比有什麼不同?都是什麼人還在玩它?本文將以中國第一款MUD《俠客行》為起點,探索這片神秘又瑰麗的古老王國。

9335907fdc0ab1be

你來到這個陌生的地方,前途未卜……

《北大俠客行》誕生於1996年,它因為採用了方舟子從北美帶回的xkx代碼,且服務器在當年設置於北京大學東門物理樓的一台服務器上而得名。

《俠客行》最初曾是方舟子在國外留學期間玩台灣MUD《東方故事2》時,出於當時號稱武俠MUD的台灣遊戲《東方故事2》加入了大量玄幻要素不滿,而抱著「我行我上」的心態構思涉及而成的,當時由包括方舟子在內的五人團隊借鑒外國流行的MUD機制製作了基於金庸小說的中文MUD《俠客行》,並引起了華語圈玩家的轟動。

之後,因為方舟子團隊在北美運營的《俠客行》遭受黑客攻擊洩露了源碼,北美《俠客行》小組為應對源代碼洩露選擇了主動將源代碼開源化。

開源後的《俠客行》代碼很快傳至國內,《北大俠客行》也成為那時國內新啟MUD大軍中的一員,時至今日,它也成為了傳承不斷的中國大陸以內最為遠古的網路遊戲。

如今的北大俠客行依然繼承著MUD時期的傳統,以輸入代碼驅動遊戲進行,遊戲中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圖像,一切場景與動作皆依靠文字描述來呈現,現在玩家進入這個世界的第一步,就是在一個四場景小地圖中熟悉一圈各個指令的用法。

5908064031da0
圖中所有的英文都是可進行交互的指令

從第一個簡單的小場景中玩家就能看出MUD與現代MMORPG的差別。類似冒險解謎遊戲中的「調查」指令的「look」可以與遊戲中的絕大多數場景互動,事實上,MUD中基於「調查」的解謎式玩法也是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此外,「ask sb. about ath.」式的對話命令也讓MUD與MMORPG中的任務對話產生了鮮明界限。

除了最為基本的「調查」以外,MUD借用文字的優勢製作了大量利用特殊動作才得以推動的劇情,在單機遊戲或者MMORPG中,玩家可以進行的動作往往被簡化為與環境不產生任何交互的「表情動作」與一般只能對環境產生破壞的「戰鬥動作」,而MUD遊戲因為沒有了自由的圖形交互動作可能產生的種種問題,得以發揮出更高的自由度。

590814e59437b

可以說,MUD是介於跑團到MMORPG之間的產物,用多達數百個指令而非數個簡單鍵位控制的豐富人物動作與文字描述而成的交互場景令遊戲在「自由度」層面上甚至超過如今作為「自由度」代表沙盒遊戲們。

6375908062109086

同時,依賴文字遊戲極低的內存佔用,MUD的地圖架構可以無視內存調用模型渲染客戶端體積等問題盡情發揮,經過20多年的持續維護更新,《北大俠客行》擁有數目極為龐大的地圖場景,涵蓋古中國全境。

66559081d996062d

作為網路遊戲的《北大俠客行》其實並不存在一條存在感較為明確貫穿始終的「主線任務」,在新手任務引導玩家走入江湖後,《北大俠客行》更注重模擬「世界感」,玩家在遊戲中的行動並非有明確的目標驅動,而是根據玩家自己的意願自己決定,想要做大俠的可仗劍四方行俠仗義,想做惡人的也有途徑在遊戲中殺人越貨無惡不作,甚至可以選擇加入朝廷當一名大內鷹犬。追求「獨孤九劍」「降龍十八掌」這類絕世武功也好,尋找「倚天屠龍」「玄鐵重劍」這等江湖神兵也罷,都依托玩家自己的意志。

也許你會發現以上這些描述在多年間被無數武俠網遊當做宣傳詞了,不過它們往往掛羊頭賣狗肉,最終還是會回到數值競爭這條老路上來。而在《北大俠客行》中,這些描述都是真的。在《北大俠客行》長達20年的連續更新中,玩家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尋找到精心製作的支線任務(一般來說是一個文字解密遊戲),體驗類似《巫師》或《上古捲軸》,與堆砌任務線的網遊有本質區別。

773590822c33cd5c

但是《北大俠客行》歸根結底也是數值遊戲,作為一款網遊它也以大量日常內容撐起了玩家入門後的主要內容,20多年的發展後《北大俠客行》的任務系統看起來就像一個國產網遊大百科,這其中有大量MMORPG中常見的「押鏢」「刺殺」「護送」「防守」等任務,其中有些是現代MMORPG從MUD傳承而去的,有些則是MUD在這20餘年間對MMORPG發明的新玩法的「反向借鑒」。

但是MUD中這些玩法與網遊不同的是它們並非作為極度簡化僅留形式的日常任務或為在線率而存在的單純填充性玩法,這些玩法更接近為玩家提供一個較為方便的提昇實力的系統,以便於玩家能更好的探索世界或者追求目標,要做一個類比的話,比較接近《上古捲軸》先找一隻螃蟹練格擋這種行為,不一定非要去做,但是做了會更方便。

《北大俠客行》還為玩家提供了大量有深度的系統供玩家中後期研究,從武功搭配到隨機裝備各有玄機,這些系統最終雖然都落實在了數值上,但是不涉及付費的數值研究實質上是一種樂趣,《北大俠客行》在這方面用20年做到了相對精深。

68759082d4fd00e2

而這種探索式的內容,本身也是MUD最大的樂趣所在。

18659082d9640a7d

極高的自由度,純正的武俠風,精深而純粹的養成系統,這三點共同構成了MUD的樂趣,而這三點又是如今需要顧及更廣大玩家而選擇在風格、內容與平衡性上妥協的遊戲所難以實現的。

如今的MUD還沿襲著那份介於跑團與CRPG之間的獨特氣質,他不在乎時代與潮流,安靜的在浮躁的網路中保持著20多年前的樣子,散發著獨有的魅力。以至於在20多年後的今天,還有懷舊的玩家使用著繁複的指令操作沉醉在這片黑綠相間的古老原野中。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也許在有些人看來,MUD即使還有人玩,也都是一群堅守著自己的信仰與孤獨的守望者們的極其小眾的愛好了。還在玩MUD的人如今看來確實像是「互聯網傳統文化的守望者」,但是MUD倒也不是「等這批玩家不玩了就徹底完了」這種情況。

即使在2017年,還是每天都有人慕名加入《北大俠客行》的大家庭中。這些新人中既有《網金》《劍網1》時代就玩遊戲的遊戲老炮,他們心中的武俠夢還未死但曾經承載他們武俠夢的遊戲變質了,所以選擇了MUD;也有尚在大學的90後,他們本應是遠離MUD這種古老遊戲類型的一代,但其中總也有些人依靠自己的努力發現了那片屬於手遊、頁遊、網遊之前的網遊濫觴,並心馳神往。

這些人不是每個都能通過遠古的指令式操作的考驗,但是時間久了,總還是會有些新人留下。

《北大俠客行》的交流環境相當良好且懷舊,一方面是主力玩家平均年齡確實偏高了,另一方面是MUD20年來傳承未斷,有些源於中文網路起源時期的用詞依然在MUD中流傳了下來。

15059083534d9d0f
《北俠》交流群中8位以下QQ號占主流,很能體現用戶年齡層

比如說,《北大俠客行》玩家群中稱擁有管理權限的人員為「巫師」(Wizard),將各種自動執行腳本及外掛稱為「機器」,這種與其他現代網遊截然不同的「古典網路詞彙」也反應了MUD玩家獨特的文化生態。

傳統MUD利用大量指令操作令遊戲中的日常任務等成為了重複操作的重災區,對此MUD也一定程度上開放了解任務用或練功用的機器人,實質上就是自己編寫的MUD用自動運行腳本。這讓MUD玩家們的日常交流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變成了代碼交流,這一點也嚇跑了不少新人,不過實際上MUD機器也只用到了非常初級的編程技巧。

83859083bd86a5b0

同時,MUD中的老玩家們可能是如今所有網路遊戲中對待新人最友好,最熱心助人的玩家了。一方面對於很多骨灰級老玩家來說遊戲中新手夢寐以求的寶物只是自己「十年功力」加持下唾手可得的尋常物品,另一方面,老玩家也確實樂於見有新玩家進入遊戲。

也許是遊戲本身對新手越不友好,遊戲中的玩家對新手就會越友好。

追憶與新生

我試圖在MUD中尋找幾位真正的新玩家,想看看他們是因為什麼在遊戲業越來越追求寫實與精緻的2017年重新回到最原始的MUD的。

這不是個容易的過程。我曾經在一篇關於「存活十年以上但熱度已去的網路遊戲」中提到過,對於這類生命週期漫長的產品來說,在運營十年後就很難再有新玩家進入,更多是老玩家回流。

在我尋找的過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一位這樣的玩家,今年34歲的江天有著一個「1」打頭的八位QQ號,如今是IT行業從業者的他現在也是一名「MUD新手」。

不過這也不是他第一次玩MUD,他告訴我,上一次踏入MUD的時間是15年前,那時他還是個大學生。十五年前的2002年,網路遊戲還是《石器時代》《傳奇》的天下,MUD稍顯疲態,但姑且還可以與當時尚顯簡陋的網路遊戲一戰。

當年是淺嚐輒止,如今則是閱盡風霜後的返璞歸真,江天這樣解釋他選擇MUD的原因:「現在遊戲裡的各種系統都是為了騙錢,起個名字而已。現在的遊戲傻傻的,太單調了,MUD裡的系統比較豐富。」這也是絕大多數MUD「新玩家」的狀況,真正的新玩家其實很少。

如今尚在事業生涯黃金期的江天很忙,他跟我隨便聊了聊就轉入了自己的工作,我也轉而尋找下一位玩家。

我遇到的下一位玩家小昭,她進入MUD大概有半年時間。我找到她純屬巧合,因為她其實從不與其他玩家在聊天群或論壇中主動交流。

遇到她是我在進入MUD實地考察時遇見的,小昭的年齡不大,不是那種從十幾年前就開始接觸互聯網的網路老鳥,她來到《北大俠客行》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自己有武俠夢,二是在手游類MUD遊戲中與「土豪」競爭排行榜位被傷透了心。

61059095689f124e
如今有不少將傳統MUD進行簡化後的「文字手游」(此圖並非小昭當時玩的遊戲)

小昭是看著金庸古龍長大,一路玩著《武林群俠傳》《仙劍奇俠傳》長大的90後,她對於武俠的痴迷程度相當之高,大學以後,她又從《天下》走到了《九陰真經》,再因為工作無法承受大型MMORPG的硬性時間要求轉向了手游,家境良好的她從來不吝於在遊戲中投資,在端遊時代她就憑藉大額投資一直維持著相對頂級的戰力,但是在手游中,她遇到了對手——官托。

「本來就是個沒什麼人玩的遊戲,其實現在想想也能看出來。」她回憶,「當時也是腦子熱了,後來想明白就把那遊戲刪了。」

小昭如今一個人默默的在MUD的江湖中探索著,她用的是男號,姓令狐,那是她最喜歡的武俠小說主角的姓。

我花了很長時間找到了一個真正的新人,他對MUD有著不合時代的極高熱情。

這位小哥甚至沒怎麼玩過正經的電腦遊戲,他對網路遊戲的印像一半來自在網吧偶爾點開的「皇城PK勝者為王」,一半來自網路小說。

他自稱蕭焱,你大概能從這個名字裡推測出他平時的閱讀喜好。

他中專畢業,現在在當電工,家境不好,在玩MUD之前,他唯一的愛好就是用他工作後才獲得的智能手機看網路小說,他喜歡的題材是玄幻、修真、網遊,雖然他自己不玩網遊,但是它覺得小說中描寫的網遊「能看懂」,並且覺得「網遊就該是那樣子的。」

蕭焱知道MUD是源自一本古早小說裡的作者序言,如今他已經忘了小說名字,不過那本書應該是藉用了不少MUD中的情節。他正式接觸MUD是在2015年,當時按他的說法「用了一個月看網站上的新手入門,越看越激動,這就是書裡寫的那種遊戲啊。」

他不會做腳本,不懂什麼編程,做伸手黨在貼吧求了個手機用MUD程序,找了個新開不久的小MUD就開始了自己的MUD生涯,在貼吧發布過的武俠、西遊各種源自當年開源代碼的MUD他差不多「玩了個遍」,他的玩法就是全程用大量的手動輸入來完成繁瑣的指令操作,並且樂此不疲。

蕭焱遇到的最大問題是他玩的MUD很多都只是實驗性質的服務器,極不穩定,經常服務器毫無預兆就消失了。不過這依然沒能阻止蕭焱四處搜索MUD的熱情,他現在在玩一個三國題材的MUD,目前運營時間三個月,不知道能玩到什麼時候。

和蕭焱聊到最後,他問了我一個問題:「把MUD放進現在那種VR裡,是不是就是小說裡那種網遊了?」

(全文完)


吹著魔笛的浮士德
遊戲產業觀察評論家、9 級 Google 嚮導美食探店者、親子成長的初心者
合作信箱:gameqbfaust@gmail.com

追蹤 Instagram:https://lihi3.cc/vlzV5

↓追蹤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