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遊戲與行動遊戲普及之後,經常會聽到有些人哀號某些角色、武器、技能又被「Nerf」了,通常看到這個英文單字出現,你就知道有某些東西要被削弱或改弱了。
當然,其他常見的還有 Buff(增強、增益)、Debuff(減益)、IMBA(強過頭) 等用語,不過這邊先來談談,到底為什麼角色被改弱要用 Nerf 稱呼呢?
NERF 一詞誕生於 Ultima Online 時期
據 Danny Paez 在「HOW “NERF” AND “BUFF” BECAME THE TERMS GAMERS CAN’T STOP ARGUING ABOUT」一文的考據中指出,所謂的 NERF 與 BUFF 一詞在網路上開始流傳開來,首見於《Ultima Online》,也就是骨灰玩家口中經常提到的「UO」。該遊戲於 1997 年由美商藝電(EA)發行,負責開發的是 Origin Systems 。
當年全美國只有 18% 的家庭可以上網,網路遊戲算是相當新穎的概念,因此對於研發團隊來說也是充滿著未知的挑戰。
「UO」在剛發行的時候,遊戲內的平衡度並沒有設計得很好,因為開發團隊能測試到的範圍,與全球玩家同時上線進行各種不同操作的結果相比,是有相當大程度的落差的。因此研發團隊不得不持續透過發布各種 Patch 檔案來更新調整遊戲內容。
製作人 Richard Garriott 在 2017 年接受 IGN 訪問時說道:「剛上線的時候充滿了各種問題。當時團隊被各種問題給追趕著。當然,我們意識到玩家們都相當沮喪,正是因為他們在乎,所以選擇在遊戲內抗議。」
因為設定上過強的關係,玩家們要嘛是選擇用劍,要嘛就是任由使劍的玩家屠殺,當時有一群玩家當時對於「劍」的強度屌打其他類型的武器而感到不滿,決定集結抗議。
我們決定將「劍」改弱
最終開發團隊決定削弱(weakened)劍的強度。
經過這個改弱以後,所謂「NERF」一詞正式出現在當時的網路社群當中。
首席研發人員 Raphkoster 在個人網站上紀錄寫道:「所謂 NERFING 一詞是因為 Ultima Online 的關係而在網路社群中流傳,因為玩家們開始抱怨他們像是用 Nerf 的劍在攻擊彼此。」
對於那些揮舞著劍,見神殺神,遇魔斬魔的玩家來說,手上的神兵在被改弱以後,兩個持劍的玩家互砍時,就像在替彼此抓癢一樣;因此玩家們開始以「NERF」來稱呼「UO」裡頭被削弱的劍,意指它被改成像玩具一樣,如同美國玩具品牌孩之寶推出的「NERF」玩具劍一樣,毫無殺傷力。
NERF(以大寫作為NERF商標)是帕克兄弟和孩之寶公司目前所擁有的玩具品牌。NERF商標意義為「非發漲海綿」(英語:Non-Expanding Recreational Foam)的縮寫。推出的大部分玩具是各種非發漲海綿為基礎的玩具槍枝,但也有幾種不同類型的Nerf玩具,如足球,籃球,和其他運動球。最值得注意的是nerf玩具子彈槍(孩之寶以「槍枝」為簡稱 ),射擊Nerf泡沫塑料製成的子彈。整個 20世紀 70年代,由於許多此類玩具發布,Nerf產品往往明亮的霓虹色彩和軟紋理類似的Nerf球。從20世紀90年代直至現在的口號是「It’s nerf or nothin’!」 – Wiki
那麼「BUFF」在遊戲中代表改強的典故為何,考據起來的難度就相對高了,雖然 BUFF 一詞在 90 年代末期的 Anarchy Online 及 Everquest 遊戲中就有登場,但所代表的意思與所謂「改強」又不太相同。
Danny Paez 認為 BUFF 一詞從龍與地下城時代就出現,在網路社群的流傳上並不像 NERF 有個明確的事件可以定義它的傳播起源,因此只能推估是用法上自然擴散的結果。
你是否有喜歡的角色、武器、技能被 NERF 以後感到相當失望的經驗呢?
參考資料
How “nerf” and “buff” became the terms gamers can’t stop arguing about
ゲームのアップデートによる弱体化を「ナーフ(Nerf)」と呼ぶ理由・語源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 – ゲームのアップデートによる弱体化を「ナーフ(Nerf)」と呼ぶ理由・語源
—
吹著魔笛的浮士德
遊戲產業觀察評論家、9 級 Google 嚮導美食探店者、親子成長的初心者
合作信箱:gameqbfaust@gmail.com
追蹤 Instagram:https://lihi3.cc/vlzV5
↓追蹤 Facebook 專頁↓